近日,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广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4.6%,占GDP的比重达43.5%,创近五年新高。
自2024年5月1日《广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条例》(下称《条例》)正式施行一周年以来,全市民营经济主体突破350余万户,新登记经营主体的数量和增速在主要城市中均排第一,成为推动广州经济增长的“主力军”。
今年5月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》施行。当前,广州以立法引领、政策护航、服务提质为核心,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。
在政策护航方面,《条例》构建了全链条支持体系。例如,通过弹性出让、工业物业分割等创新模式,降低企业用地成本,东晓路地块从拿地到开工仅用22小时;搭建“信易贷”平台,累计发放贷款总金额超2700亿元,并通过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,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减免税费近亿元。
在创新驱动方面,集聚资金、项目、平台、人才、场景等关键资源流向民营经济组织,2024年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106家,新增6家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,广州新莱福新材料、众山精密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布局。
在服务提质方面,广州注重以数字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,打造企业服务总门户“穗@i企”平台,汇聚了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超过1.3万项,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兑现资金超8.8亿元。
在保障托底方面,广州在全国首推“海外侵权责任险”,京信通信在海外侵权诉讼中实现首单理赔,节约70%的诉讼成本,有效提振企业“出海”信心;针对民营企业“首次违法”痛点,广州首创合规免责清单,对超1万户企业实行“触发式监管”,并压缩信用修复时限至1个工作日。
在载体示范方面,广州开发区作为全国首个“中小企业能办大事”创新示范区,注重以链聚势。视源电子智能制造基地的一个数字化平台,上线10个月共收集了超过1.8亿条检测数据,推动超900家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通过该平台进行数字化转型。
南方+记者 李鹏程

